近日在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👨🎓,由我校富达娱乐康亮等教师指导,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汤浩一、孙乙翔、李志远,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李岩、陆星光、马佳磊等学生组成的团队🦔,在“机器人任务挑战赛(无人协同系统)”赛项上荣获全国优秀奖3项,上海赛区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3项🛋🚴🏻♀️、优秀奖1项。
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始于1999年🕺🏿🈷️,是一项历史悠久、影响广泛的全国性学科竞赛👩🎤ℹ️。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最早主办的竞赛之一💇🏿♂️,大赛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“能动手☦️、敢创新、可协同”的复合型人才🙃。目前,大赛已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《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》,属于A类赛事🍫。
“无人协同系统”赛项共分为“虚拟仿真”和“实机飞行”两大部分💆🏼,无人机从飞机起飞点进行自主/手动起飞,绕过中间隔板障碍物,飞行器自主规划航线🛕,进入右边障碍区域并躲避障碍物,直到无人机自主识别到小车上的二维码,将飞机触地起落架全部自主降落到绕线行走的小车上,即可完成比赛🧚🏽♂️。
作为大学生竞赛中最具含金量的竞赛之一,富达娱乐和学校教务处高度重视🤞🏿。在师生共同努力下✒️,上半年共有21组队伍报名参加校内选拔赛🉑👩🏽🦳,7组队伍参加上海赛区比赛,最终有3组队伍闯进国赛。
对于“机器人任务挑战赛(无人协同系统)”需要空地组队的赛道,参赛的各组同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从各方渠道查找资料,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突破重重阻碍。指导教师们也用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,经常召开小组会议跟进进度、共同探讨问题✭,帮助同学们顺利完成无人机和无人车的设计制作与报告撰写,取得优异的成绩。
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,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各项赛事🚶🏻♂️➡️,好成绩的获得也体现了我校学生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、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,展现了学校在人工智能与无人机领域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成果🤼♀️,彰显了跨学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效。
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奖名单 | ||
赛项 | 成员 | 奖项 |
无人协同系统 | 李岩、赵梦斐、袁翔钰 | 优秀奖(全国) |
无人协同系统 | 王子涵#️⃣、陆佳音 | 优秀奖(全国) |
无人协同系统 | 李志远、张浩宇🦸🏻♂️、刘博涵 | 优秀奖(全国) |
无人协同系统 | 王子涵、陆佳音 | 二等奖 |
无人协同系统 | 李志远、张浩宇👶、刘博涵 | 二等奖 |
无人协同系统 | 李岩🧼、赵梦斐🙎🏻♂️、袁翔钰 | 二等奖 |
无人协同系统 | 吴威、孙乙翔、王哲 | 三等奖 |
无人协同系统 | 马佳磊🚄、周阳🤽🏿、张媚 | 三等奖 |
无人协同系统 | 汤浩一🥗、薛傲杰、陆星光 | 三等奖 |
无人协同系统 | 史浩阳☝🏼、李谦佑🍀、徐璐 | 优秀奖 |